粵港越high
  □何穎珊 積夫盧(J)
  香港生活節奏快,街上的人流如泉涌,無論是逛街還是趕路永遠“急急腳”。有人笑,如果你在金鐘轉乘地鐵的途中突然站住,後面會立即因“剎制”不及而摔倒一片。所以,叮叮車和過海渡輪彌足珍貴。這裡兩旁的風景都慢了下來,沒有冷氣,沒有玻璃封閉,自然風不時吹拂,窗外城市氣息撲面而來……叮叮車和渡輪是香港最原始、浪漫的交通工具,而享用它們只需要兩蚊。
  再見總是讓人傷感,最近一則新聞和其他熙攘港聞顯得有些格格不入:“隨著最後一班渡輪開出後,服務香港近半個世紀的舊灣仔碼頭,便已完成其歷史任務,日後亦要面臨清拆,市民需要多步行約100米,繼續在新碼頭享受廉價的渡輪服務。”
  舊式碼頭一個個因為城市的發展而清拆,保留原始裝修的建築“買少見少”,不少市民說這些城市的地標建築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但和地標說再見也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  城市保育一直是香港的熱門話題,這次為配合灣仔發展要結束舊灣仔碼頭事件,讓很多香港市民大嘆不捨得:“十年來,香港失去太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。盛載香港歷史的建築物消失,香港便會失去獨特性,也令下一代無法明白香江建築歷史。”
  舊灣仔碼頭裡面有不少古董,其中有一部手動入閘機使用超過30年,行內人稱為“框位”。每當乘客付了船費後,碼頭職員便腳踏儀器,入閘機轉動,讓市民進入候船區。碼頭清拆後,這個甚有歷史色彩的“框位”便隨之變為廢鐵。
  和舊灣仔碼頭說再見之後,香港市區保留原貌的碼頭就只剩下北角碼頭了。這裡和其他舊碼頭一樣,保持綠油油的主色,和郵局同系列,高樓頂利通風,未上船已經和海景零距離。
  舊事物消失,有人惋惜也有人理解,舊的不去新的不來。而資深港人J有另一番見解:“其實灣仔碼頭的清拆,同之前所遷拆的中環天星碼頭,沒有大分別。你可以想深一層,天后娘娘可能顧唔掂咁多碼頭,香港政府只系幫輕下。”
  有一定年紀的資深港人J,一說起舊事物就像講古一樣:“一提起碼頭,我就想到‘咕喱’。在早期的香港,就有好多咕喱,專門幫人搬貨,幫鬼佬搬行李。”這個名字的由來源自國語發音“苦力”,當時鬼佬讀唔正,傳到廣東人耳中,就變成咕喱了。講起舊碼頭,例如以前的卜公碼頭,也拆了好久;如果問二十多歲的香港人,可能聽都未聽過,只知道赤柱那間;問四十多歲的,可能會告訴你在中環;問70多歲的,就可能會帶你去原址,一邊走一邊講故事。
  廣東人會用“泊咗個好碼頭”來形容一個女子嫁了一個好老公,下半世衣食無休;也會形容一個人(無論男女)找到靠山有人撐腰。總之就一句:“嫁個好老公,或者找個好老闆。”
  J說香港還有“曬碼頭”這一說法,這裡的碼頭是指身上名貴的東西,曬碼頭也就是曬行頭。最典型的曬碼頭就是T VB台慶一眾花旦戴上贊助的名貴首飾,各自曬一曬天價。  (原標題:如何泊個好碼頭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d41mdmg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